消费者调查怎样做才能“出东西”?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

我们经常听到客户对消费者调查的评价是“不出东西”,这四个字有几重含义;第一、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意义;第二、出来的东西我们都知道;第三、这次调查没有令人惊奇的发现。最后,客户得出的一个“客气的”结论是,“调查没有用,因为消费者根本不会告诉你、也不能告诉你她想要什么”,或者一个“不客气”的结论,“调查做不做都一样”。

       

别怪客户这么说,消费者调查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但是,绝大多数问卷产生的结论无非如下:

       1、68%的被访者认为产品A好于产品B;

       2、32%的女性消费者爱去购物中心买女装;

       3、城市级别越低,去实体店购买奶粉的妈妈比例就越高;

        

我们很高兴在数据中发现规律,但大多数发现充其量是属于描述性质的数据相关性。这种相关性既无法解释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,也无法解释市场状态和趋势,也难怪很多时候客户在我们100页的PPT中一般只选取2-3页来使用。大数据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,而是问题更严重了,因为数据量和数据种类的增多使得基于这些数据的相关分析更多,没有解决客户问题的PPT最后都在仓库里。

        

但是请仔细阅读绝大多数问卷,像从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般,既没有对消费者的深度洞察,也没有对商业问题的透彻理解,这样的问卷怎么会生产出有意义的数据?定性研究也是如此;格式化的讨论大纲,公式化的访问话术,生搬硬套的投射技巧,总结式的输出格式,自然很难达到客户的期望,尽管这种“东西”是什么并不好准确描述。

        

实际上,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调查本身有什么错,因为没有什么比企业去深入调查她的客户更重要的事情了;也不是调查方法本身有什么错,因为方法本身只有是否适合之分,没有对错之分。

      

要出东西,就得有相对来说容易出东西的视角。这种视角必须能帮助我们挖掘到深层次的、消费者不容易表达、可能过滤掉、或者也可能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的需求。没有视角,技巧就是花架子。技巧只有融合于有意义的视角之中,才能最大化它的价值。我们这里讨论定性调查如何做才更有可能“出东西”。

    
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精彩全文请点击:消费者调查怎样做才能“出东西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