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办公?上班族还是需要工作场所   

       


信息通讯能力的爆炸式提升,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,使得在家办公成为很多公司的可选项。 2020年的疫情让中国成了一个大型的在家办公的实验场,绝大多数上班族都体验了一回在家办公。不同于从企业主角度讨论在家办公,这里分享的是上班族所体验的在家办公。所有数据来自于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和大正市场研究公司联合推出的《疫后经济行为预期调查》①。

 

数据结果

 

我们总共有17个关于在家办公的陈述语句,询问了被访者对这些陈述语句的同意程度,5表示非常同意,1表示非常不同意②。以下是打5分+4分的百分比:

 

 

在家上班的体验看上去是毁誉参半,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却得出不同的结果(详情见附录):

 

75%的上班族认为在家办公弊大于利,

25%的上班族认为在家办公利大于弊。

 

外部事实

 

在家上班一个明显的好处是节约通勤时间,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。而且,我们现在有钉钉、微信、腾讯会议,ZOOM等各种平台工具,大规模远程工作沟通根本不是问题。 但是,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能转化为生产力,却一直在受到质疑。

 


2017年5月,IBM宣布终止在家办公,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。这项新规令人震惊,因为2007年时IBM宣称他们的40万员工中已有四成在家工作。这家世界顶级的IT和商业咨询企业,十年前曾认为在家办公是技术上能够实现且符合未来形态的,但这次“召回”必然是经过慎重思考的。总之2007年时IBM认为能行得通的事,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了十年后,他们反而体面地认输了。其实早在2013年时候, Yahoo和BestBuy也分别终止了各自的远程办公计划,要求员工回去办公室上班。这些公司用行动表明了他们的观点:工作伙伴间的面对面相处是不可替代的。

 

连接的意义

 

数据显示了在家工作的缺失:缺少归属感,缺少团队氛围,缺少干劲,缺少创造力等等。这些是结果,而非原因。我们认为一定是工作场所有效地促进了某种积极成果,而这种积极成果赋予了上班族一种集体归属感,并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
    

这种积极成果是什么呢?

    

大量的关于个人行为和动机的研究表明,认为他们的工作更有社会意义的员工,表现出更高的员工满意度,更强的组织认同度,和更好的组织公民行为③④⑤⑥⑦。工作伙伴间的面对面相处,深化了伙伴之间的融合,进而强化了基于融合的对企业意义的认同。他们从这种意义的认同和分享中获得了在家工作无法替代的体验。




工作伙伴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,另一个重要维度是企业文化。公司文化阐释了一个公司所鼓励、反对以及摒弃的态度和行为。当它们和员工的价值观、驱动力以及需求一致时,文化能释放巨大能量实现共同的目标,帮助公司茁壮成长⑧。在杜克大学进行的一项对北美1400名CEO的调查中显示,有意义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与繁荣至关重要⑨。

 

企业意义和企业文化塑造工作场所文化。工作场所文化不是工作场地中某个具体的物体,但却可以深刻地被感知,它体现在工作场所的细节中:挂在墙上的文字,桌椅的摆放,使用的语言,参加会议的程序,等等。工作场所文化更是在同事之间的互动中,它反映了事情是如何推动和进行的,折射了把工作伙伴连接在一起的原则和仪式⑩。

   

   

精彩全文请点击:在家办公?上班族还是需要工作场所